[余干]昌万公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摘要:自2004年6月昌万公路建成通车以来。两年来,余干抓住昌万公路开通这一机遇,提出做强“鄱阳湖经济、都市型经济、假日经济”的经济新思路和“融入南昌经济圈,建设省城新郊区”的战略定位,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了余干经济的快速发展。
自2004年6月昌万公路建成通车以来。两年来,余干抓住昌万公路开通这一机遇,提出做强“鄱阳湖经济、都市型经济、假日经济”的经济新思路和“融入南昌经济圈,建设省城新郊区”的战略定位,合理谋划产业布局,全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了余干经济的快速发展。
余干至南昌的距由原先的175公里减少为74公里,车程由3个多时减少不到1小时。依托昌万公路这一便利的交通优势,该县切实制定了昌万农业基地走廊建设规划,按照优质化、基地化、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在昌万公路沿线布局和发展特色水产,特色畜禽,商品蔬菜、花卉苗本,优质稻,药材等基地,使每个落户昌万农业基地走廊的基地产值达200万元以上,年利税40万元以上,连结农户20户以上。位于县城附近昌万公路南端的新时代绿缘花卉基地,占地面积200亩,2004年基地筹建之初,政府不仅为其平整土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还派出农业技术专家对基地进行跟踪管理,目前,基地已安排了60余名失地农民再就业,基地生产的花卉不仅满足县城建设的需求,并不断销往昌万公路沿线等县市。
面向省会南昌,该县依据35万亩可养水面优势,着力打造鄱湖水产品牌,突出发展河蟹、乌鱼、黄鳝、鳜鱼、珍珠等特种水产养殖。在昌万公路沿线建立了两个特种水产繁育基地。引进外资1500万元兴建江苏全阜水产品公司,加工鄱湖龙虾;引进海南客商开发10万亩大湖水面,养殖河蟹。瑞洪镇农民范寿庆在昌万公路以南建成了200亩乌鱼养殖基地,产品全部销往南昌等地,年获利30万余元。通过省会南昌,该县鄱湖龙虾、乌鱼、甲鱼等水产品不断销往全国各地及欧美市场。
围绕南昌市场需求,全县已建成7万亩蔬菜种殖基地,形成了以玉亭镇为中心,瑞洪、新生、黄埠、古埠为纽带的大生产格局,并建成以竞标科技示范圈为中心,向黄岗、双港、东升等地辐射的县城蔬菜生产区。如今该县蔬菜、花卉、苗木等产品在南昌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特色蔬菜枫树辣椒每年销往南昌达1万余公斤。今年以来,该县沿线新增150余个蔬菜种植基地,1500多名农民加入了蔬菜、家禽、水产营销队伍。
同时,该县对公路沿线村庄、良田和土地加强管理,严格控制,严禁村庄乱扩,土地乱征、良田乱占、防止低档次左一排,右一排变街为市现象出现。并运用市场运作的办法,加快公路的工业园区建设,鼓励新办企业进入园区。紧邻昌万公路的城西工业园区,成为南昌等地工业入驻的主要工业园区,入园的企业目前已达20多家。该县还大力鼓励农民到南昌打工。目前该县到南昌从事服装、保姆等职业务工的农民达3万余人。该县还挖掘当地旅游资源优势,推出鄱阳湖风景区,东山岭风景区,琵琶洲风景区等一系列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南昌等地到该县参观的游客达1万多人次。(饶汉生 史卫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