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旱 鄱阳湖风光不再
摘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2011年1月1日至5月29日,南方旱灾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鄱阳湖亦如此。
南方大旱 鄱阳湖风光不再
时间:2011-06-02 16:57:15 华媒网 评论: 点击:0
[导读]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2011年1月1日至5月29日,南方旱灾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鄱阳湖亦如此。它的的美丽不再,令人惋惜。
视频: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广告片。
核心导读: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该湖区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影响,枯水期水落滩出,形成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湖泊;丰水期9个湖泊融为一体,形成鄱阳湖水一片汪洋。该地是迁徙水禽及其重要的越冬地,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2011年以来,江西降水持续偏少。2011年1月1日至5月29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为43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7成,降水量之少,排1959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第一位,南方旱灾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鄱阳湖亦如此。
鄱阳湖,美丽的湖,神话的湖,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她象一个淡妆素抹的少女,含情脉脉地笑迎每一位光临的游客神游翻阳湖。然而……
“高水是湖,低水是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这种周期性的水位变化和地面的干湿交替是鄱阳湖最主要的生态特征。目前,鄱阳湖正在经历严重的旱情。春夏之交,本应是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却变成了一片草场。鱼儿失去产卵地,沉水植物失去萌芽机会,冬候鸟的口粮堪忧……鄱阳湖正经历一场旱灾大考……>>>(《鄱阳湖旱情严重 河床变草原》全文阅读)目前,在鄱阳湖江西九江庐山区及湖口县交界处,超过万亩的裸露湖床上长满绿草,宛如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视频:鄱阳湖干旱 湖底成牧场养鱼变放羊》)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这样概括2011年江西的旱情: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受降雨异常偏少和主要江河来水量小的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据统计,1~4月五河入湖径流量总量167亿立米,比常年少55%。4月24日以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持续低于历史同期最低值。鄱阳湖的农业和渔业均遭受重创……>>>(《鄱阳湖大旱 渔民血本无归》全文阅读)
除了鄱阳湖,还有很多地方也没有了往日的美丽。近期,网民对旱情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有网民称,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大江大湖已经面目全非,古代诗词美文中提及的美景也大打折扣。庐山瀑布成“游丝” 石钟山下失妙音、岳阳楼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景色不再……>>>(《庐山瀑布等景观消失 大旱是元凶》全文阅读)
今年的旱情历史少见,直接冲击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5省,以洞庭湖受创最深,湿地保护区生态拉响警报,湖边村民只能眼巴巴看着大片鱼死在湖床上,束手无策。着名的洪湖也成了一片泥浆地,渔船搁浅,“鱼米之乡”的居民生计受到威胁。
干旱是我国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干旱连着干旱已注定是未来中国的基本国情。特别是近些年来,缺水问题明显有从北向南扩展的趋势。在人们印象里,江南地区向来是“水乡”,江河湖泊密布,降水丰富,不会出现大旱。多年来南方不少地方也因此对水资源管理粗放,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节约。一些地方发展工业过程中对水生态破坏严重,围湖造田、填湖造城、围水造楼……导致湖泊面积大幅缩小,蓄水和调节功能严重萎缩。从2010年西南大旱到此次南方旱灾,抗旱一线“有库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渠,有渠不通”的尴尬,频频暴露出水利建设的滞后和不足。已有的教训督促我们,必须来点实际的行动了。
【今日热点新闻推荐】
福建一村民组长为包养情妇非法侵占百余万公款
记者采访房地产违规项目遭群殴
河北河间民警执法时遭纪委干部殴打 致民警多处受伤
越南派便衣军人驻守中国岛屿 中国应立即回应
编辑:王丽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