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几百年历史的老祠堂变身省五星级文化礼堂

2019-08-27 18:34

摘要:潘岙村文化礼堂大门。 在慈溪市龙山镇的南部,东临方家河头古村,南面靠山,西有风景秀丽的灵湖,绿树成荫、风景宜人,这便是潘岙村。 盛夏的潘岙村内,道路两旁古树参天,另有溪水曲流,多了几分宁静。今年4月,潘岙村文化礼堂被评为2018年度浙江省五星级

几百年历史的老祠堂变身省五星级文化礼堂

潘岙村文化礼堂大门。

  在慈溪市龙山镇的南部,东临方家河头古村,南面靠山,西有风景秀丽的灵湖,绿树成荫、风景宜人,这便是潘岙村。

  盛夏的潘岙村内,道路两旁古树参天,另有溪水曲流,多了几分宁静。今年4月,潘岙村文化礼堂被评为2018年度浙江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

  礼堂建造之初,不少村民并不看好,也反对在原先的周家祠堂上改建。占地667平方米、投入仅120余万元打造的潘岙村文化礼堂,如今为何得到村民纷纷点赞?记者近日前往探访。

  自周家祠堂修缮而来

  既节约成本又传承传统文化

  和许多新建的文化礼堂不同,潘岙村文化礼堂是由一座祠堂修缮而来的。

  它的前身,是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周家祠堂,斑驳的白墙、破旧的墙头、密布的青苔,都在诉说着周家祠堂历经的风雨。

  2013年,为了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拓展文化运动的场所,也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潘岙村决定打造文化礼堂。不过,作为集体经济每年不过10余万元的经济薄弱村,打造费用极其有限。

  “于是我们考虑对周家祠堂进行修缮,周姓是潘岙村的第一大姓。比起新建,改造能节约不少钱,同时还能传承传统文化。”潘岙村党总支副书记任瑜说。不过,当村干部提出将周家祠堂改建为文化礼堂时,村里不少老人不同意,说这是周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祠堂。

  老人们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村干部向老人们保证,文化礼堂会尽可能保留祠堂原有的风格,并且会为全村人谋福利。

  就这样,文化礼堂动工了。

  主题词定为“廉洁”

  礼堂分为五个区块

  文化礼堂建设启动后,急需资金,但在总费用中占了70%的镇级补助资金还没到位。村干部和村里的党员开始带头筹款,共筹集10多万元用来垫付。

  考虑到经费有限,村干部决定,文化礼堂不安装空调。“吊扇好,风大又实惠。”有人提了这个建议后,热心村民捐助了风扇。

  “大门就别动了,还有中间的大堂,尽可能保留,就把两侧的厢房重建一下吧,用来丰富文化礼堂的内容。”经过集体讨论后,大家有了目标。

  虽然节俭,但在文化礼堂的内涵上,潘岙村可一点都不马虎。

  文化礼堂的主题词很快被定了下来——“廉洁”。“这里原是周氏宗祠,周氏先人——北宋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最爱莲花,莲的谐音是廉,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村干部介绍说,文化礼堂被分为村史村情、文化艺术、发展成就、乡村民俗、三北学堂五个区块,“把从祖训族训、族谱族约中挖掘出来的廉政元素,做成楹联、石刻等,更能在党员干部和村民的心中引起共鸣,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廉政意识,这也是我们把中间的正堂起名为‘爱莲堂’的原因。”

  2015年9月,文化礼堂建成了。从此,潘岙村的村民在业余时间有了更好的去处。

  陈列的老物件是村民捐的

  管理人和讲解员全由村民义务兼任

  8月8日,记者来到潘岙村文化礼堂。进门左转处,是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会议等村中大事、要事举办地三北学堂,也是每年承办“假日学校”“春泥计划”的主要场所。

  右转处的厢房是乡风文明馆,里头陈列着一件件旧时的农具,讲述着一份与土地的深厚羁绊。“这些老物件,都是我们村干部、党员、村民从家里带过来的。”任瑜说。陈列柜中有如今较为少见的凹斗、暖锅、锡罐、算盘、纺车、铜锁、印糕板、暖茶壶等,它们积满岁月的尘土,闪耀着农耕文化的光泽。

  村民周邦达捐赠了一个铜制的老式火锅,这个铜锅是他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伴随了几代人的生活。“如今村里经济发展快,人们生活富裕了,村里建设文化礼堂,展现民俗风情,我们当然要大力支持。”周邦达笑道。

  在乡风文明馆的墙上,还展示了潘岙村十五景——生态公园、姐妹香樟、登山古道等,体现了“古韵山水、灵秀潘岙”。

  正堂“爱莲堂”左右两侧还另有红色记忆馆和非遗传承点,分别记载着反抢粮战斗中顽强抵抗外辱的爱国精神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火流星”的精彩之处。

  在日常运作时,潘岙村文化礼堂更是将“廉洁”进行到底——管理人员全义务,由村干部轮流值班,省去了聘请专人的费用;接待外来游客时,引导和讲解全由村里人完成,又省下了一笔开销;非遗项目“水火流星”的传承人王耀国带着徒弟们来村里演出,都是免费的……

  年均开展活动50多场次

  村民生活丰富多彩

  文化礼堂落成了,村里向村民承诺过的文化活动自然不可少。

  2017年下半年,村民自己作词,完成了名为《潘岙,我美丽的家乡》的村歌,任瑜组织12名村民把村歌编排成舞蹈,天天在文化礼堂排练。两个月后,这个原创节目在慈溪市的村歌比赛中摘得了银奖。村里还顺势成立了舞蹈队、篮球队、钓鱼队等,村民的文化体育活动变得越发丰富。

  今年5月的一天,文化礼堂一连举行了四五场活动,任瑜印象非常深刻:“村妇联举行书法比赛,龙山镇老年人送戏下乡,来我们这儿表演越剧,慈溪市水利局的人来讲课,还有龙山镇残联的人来参观文化礼堂……忙得不得了!”

  如任瑜所说,在这个全村人自己的文化阵地上,每月一次的文艺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志愿者服务,重阳、中秋等节日还有相应的节庆活动,各类活动轮番上场,一年累计开展50多场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培养出了一支支文艺队伍,还为老年村民提供了发光发热的机会,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