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给嘉兴带来的启示

2019-07-16 06:32

摘要: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全国都沸腾了,良渚古城遗址成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随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就迎接了首批预约入园的游客,在这里,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相辅相成。 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的嘉兴,是与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时间,全国都沸腾了,良渚古城遗址成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圣地。随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就迎接了首批预约入园的游客,在这里,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相辅相成。

  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的嘉兴,是与良渚文化有传承关系的马家浜文化的命名地。环太湖流域史前文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在嘉兴得到了完整脉络的体现。而且,嘉兴的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在2013年列入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017年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子城遗址也入选了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那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开放,是否给嘉兴带来启示呢?

  良渚古城遗址历经了80多年的挖掘和保护。2001年,省政府设立正区级规格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这种“文物特区”模式,开了国内大遗址保护的先河;《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等法规、规划的制定颁布,为遗址“保驾护航”;两年关停良渚遗址周边的31家石矿、每年持续开展考古工作300天以上……80多年来,浙江、杭州、余杭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考古、开展研究、加强保护,并且探索了一系列保护新模式。

  “考古是一个不断发现、逐渐认识全面的过程。”嘉兴博物馆保管利用部主任刘云峰说。因此,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下决心、肯投入、善创新,持之以恒、全力以赴。

  国人喜欢佩戴玉器,而良渚先民就尚玉尊玉;孔子云“智者乐水”,而良渚古城就是一座“水城”……“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良渚古城遗址启发人们,在发掘遗迹的同时,更要追根溯源,探寻它的文化内涵。

  嘉兴博物馆目前馆藏有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文物60余件;崧泽文化时期的文物200余件;良渚文化时期的文物700余件,各县(市、区)也有大量文物。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展示其文化内涵?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提供了一个样板。

  “考古遗址公园是保护、展示、研究、利用大遗址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有助于将遗址保护融入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让民众共享文化遗产魅力,从而进一步实现遗址的社会价值。”市文旅局副局长陈建江告诉记者。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良渚文化博物馆建立开始,展示和利用便伴随着考古成果和遗址价值的深化而不断推进。2018年6月底重新开放的良渚文化博物院,已成为宣传展示良渚文化的重要窗口。良渚古城遗址展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遗址公园内的现场展示,包括生态环境展示、遗址本体、遗迹现场模拟展示等,甚至运用5G加MR的方式,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模,让游客可以在虚拟空间立体触摸珍贵的出土文物。

  近年来,嘉兴也正进行着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与探索。

  今年底,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将正式开放,并将公布一批马家浜遗址考古成果。去年底,《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正式通过,旨在通过挖掘马家浜遗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对环境的营造,以展示马家浜文化及稻作文化为特征,保持遗址原有生态及自然风貌,成为集历史信息、文化知识、休闲旅游为一体,感受嘉兴7000年悠久历史和江南文化之源的人文生态公园。

  作为嘉兴人心头的“朱砂痣”,子城遗址牵动着每一个嘉兴人的心。嘉兴把子城遗址公园列为百年百项重大项目之一,占地85亩,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子城遗址保护与展示、文物建筑修缮、保留建筑改造、景观设计等。预计今年底基本完工。

  如何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并参与到嘉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中来?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遗产的更为深远的力量。专家认为,遗产保护不能够只靠从上而下的政策性动员,既要政府合理规划,也要有学术机构的专业意见和市场资本的良性参与,还要让当地居民和社会公众达成共识。

  余杭的做法或许可以带来一些借鉴和思考。当地正着力统筹专业化和大众化两个维度,推进良渚古城遗址考古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通过引导发展文化产业、文创产业、民宿经济等,并通过课堂教育、校外教育、公共教育、公共考古等多方面措施,积极助推遗址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遗址保护赢得更加广泛的支持和理解,使周边群众更加自觉、坚定地参与到遗产保护中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