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陶家堰出过43名进士,从古到今人才辈出

2019-06-18 16:09

摘要:陶成章故居 浙东古运河如一条蜿蜒而行的游龙,穿行在绍兴大地上,古运河也养育着河边两岸人家,这里的人们也因运河而变得富有灵气和智慧。在绍兴古运河越城区陶堰段的陶家,数百年来,家风淳朴,名士众多,文脉兴旺,堪称运河人家的代表和典范,成为其中一

陶家堰出过43名进士,从古到今人才辈出

陶成章故居

  浙东古运河如一条蜿蜒而行的游龙,穿行在绍兴大地上,古运河也养育着河边两岸人家,这里的人们也因运河而变得富有灵气和智慧。在绍兴古运河越城区陶堰段的陶家,数百年来,家风淳朴,名士众多,文脉兴旺,堪称运河人家的代表和典范,成为其中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村前有古运河

  村里有三件宝

  古运河从陶堰村边流过,古纤道就在河边人家门口。现在虽已看不到古纤道,但仍能见到古石板铺成的河埠头。一年四季与运河打交道的陶堰村人,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离不开门前这条河。

  “我们这个村,原来百分之九十的人家都姓陶,现在陶姓有850多人。大运河从村前流过,陶堰村名人辈出,要是排起来,能在河边排成一行。最出名的就是陶成章。”站在运河边,陶堰村村委会主任陶云祥对记者说。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陶成章的故居就在陶堰村,而且就在大运河边,门对西上塘江和长池,坐北朝南,二进三开间,中隔天井,东有侧厢,占地面积407平方米。

  陶成章故居院内栀子花正清香飘溢。在这江南小院里,陶成章在此读书、成长,运河水赋予他坚韧的性格。他从小心怀大志,在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成为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

  “会稽先生一世雄,芒鞋踏破万山丛。中原王气久寂寞,海外忽逢虬髯公。”陶成章后来不幸被人刺杀,壮志未酬,却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名。

  门对古运河,陶堰村有三宝: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秋官里进士牌坊。

  邵力子故居在陶堰村老街边,距陶成章故居不远,老街正对运河。

  在陶堰村运河边,矗立着秋官里进士牌坊。秋官里进士牌坊以花岗岩、青石雕刻砌筑,坐北朝南,高7.5米,东西两侧建有辅坊,两座辅坊高4.4米。牌坊上至今还能清晰地看到上面雕着的双狮戏球、双鹤齐飞、天马腾飞、龙头、麒麟等图案,高大的石牌坊记载着古老乡村昔日的荣耀和自豪。河水清清,湖山毓秀,才俊辈出,这样的运河村庄,可谓江南人杰地灵之典范。

  秋官里进士坊系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所建,为明弘治三年会稽县陶堰村陶氏第一位进士、刑部主事陶怿所立。当时刑部称“秋官”,陶堰村是陶怿的故里,故称“秋官里”。东西两侧的辅坊,是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建,牌坊上的图案如今依然栩栩如生。

  “我们村里有探花、榜眼、进士、解元、举人,人才辈出,直到现在仍然文风很盛。”陶云祥说。

  运河水清如镜,从陶堰村默默流过,远处是田野和青山。活水静流,流淌着河边人家的灵气。

  陶家堰出了43名进士

  人杰地灵名副其实

  古鉴湖筑湖修堤后有28个堰,陶家堰就是其中一个。这里山水风光优美,是鱼米之乡,更是交通要隘。陶堰村便是陶家堰的核心之地,与周边的浔阳、南湖、横旦相连,是陶姓人家的主要分布地。

  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一直关注、研究运河边上的陶家。他告诉记者,唐朝末年,著名诗人陶渊明后人陶岳从江西来到会稽,定居陶堰村。“东晋隆安三年即公元399年,陶渊明来过绍兴,他是前将军刘牢之的幕僚。当时会稽海盗孙恩造反,刘牢之征讨海盗,渊明从之,对会稽之美有了一番认识。绍兴原是魏晋风流之地,又是浙东唐诗之路所在地,陶渊明后人来到绍兴后,陶氏家风与魏晋遗风、诗路文风在陶家堰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此后人才不绝,代代风流。”

  据陶氏族人统计,明清两代,陶家堰就出了进士43人、举人112人、贡生83人;出过榜眼、探花、会元、解元。出过兵部、吏部、礼部三位尚书,六位大将军及巡抚、御抚、国子监祭酒等大臣;知府、知县、通判、主簿等遍及全国。陶氏族人曾自豪地记载:“陶家堰陶氏宗谱里,就是科第方面少了一名状元,仕官方面少了一位宰相,其他是应有尽有。”陶氏一门望族,文风之盛,令人钦敬。

  陶家堰陶氏自六世开始中举,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陶家堰陶氏出了第一个举人——陶性。7年后,又出了第一个进士——陶怿。此后,陶氏以重文为特色,作为望族在绍兴崛起。

  “运河边上的陶家家风正,学子入仕途为官,满腹经纶,大多为官清廉,刚正不阿。”鲁锡堂说。明代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进士陶谐,正直清廉。他直言上疏,要求严惩结成死党陷害忠良的刘瑾、张永等太监。陶谐被削职为民,回乡后,他再次冒死上疏,从陶堰村被逮入京,投入锦衣狱,后发配至甘肃。刘瑾被处死后,陶谐官复原职,又升任两广总督。陶堰村人世世代代崇敬陶谐,奉为楷模。

  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陶承学,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为官30年清正廉洁,辞官还乡,两袖清风,屋舍兄弟同住,终身不纳妾。

  清朝末年,陶堰村出现了一批革命志士。最著名的如陶成章、陶冶公、邵力子。特别是陶成章,是清末著名革命团体光复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陶堰村人献身于革命事业,如曾任第三国际少共国际书记邵志刚,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等职的陶端予等人。

  陶堰村走出的才子不少,像陶濬宣,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家、教育家,他“点石成金”筑成东湖;文学家陶元藻,才思敏捷,才华出众,人称会稽才子;著名目录学家姚振宗。

  “直到今天,陶家仍人才不绝。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科学家陶文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陶文钊,就是从陶家堰走出的两兄弟。许多有成就的陶堰村人,行走在天南海北,才气卓越,意气风发。”鲁锡堂说。

  古运河带来的灵秀风气

  孕育滋润着陶氏人成长

  浙东古运河不仅是一条文人雅士向往的诗路,也是水上交通要道。自陶堰村而过的运河,连接着绍兴古城与上虞,其前面就是四通八达的泾口。

  “大运河路过陶堰,向东关方向流淌,东关与陶堰当时是十分发达的地方,水陆交通方便,商店、驿站、市场临河而设,人家临河而居,车水马龙。运河给村里人带来了见识和灵气,一条运河孕育着陶氏人成长,并滋润着他们。”鲁锡堂说。

#p#分页标题#e#

  陶堰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陶家人世世代代以种田打鱼为生,农业是他们的命脉。“与绍兴柯桥其它一些地方相比,陶堰村人耕读传家,重仕轻商。他们住在运河边,得风气之先,又享受着运河生态之美,传承着陶姓先人之遗风,代代才俊不绝。”鲁锡堂说。

  鲁锡堂告诉记者,陶家堰环境优美,如世外桃源。同时,水运陆路交通十分发达,这里的人眼界开阔,接触外面的新鲜事多,走出去相对更为方便。因此,陶家堰人虽处堰内,却胸怀博大,心系天下。陶堰陶氏有着结社办学的传统,陶家人办诗社文社,办义塾,还有捐田办学的良好风气,史料记载,陶家有捐田70亩办学的,有捐田30亩办学的,像当时著名的浔阳学堂,就是陶家人捐办的。东湖景区内的陶社、东湖通艺学堂也是陶家人捐办的。古运河给陶家人带来了灵气,也给陶堰村带来了好学风,因此陶家堰学风500年长盛不绝,名人名士层出不穷,成为运河边典型文风兴盛的大姓人家。

  现在,陶堰村已成为“五星达标”村,如果将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和老街、秋官里牌坊连成一片,运河边的陶堰村会显得更有活力和底蕴。鲁锡堂建议,陶堰村应利用名人名士优势和运河生态优势,创建3A景区化村庄。

  历史翻过一页又一页,运河流淌一年又一年,古老的陶堰村在古老的运河边,仿佛一颗明珠,在时间的长河里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亮。首席记者 周能兵 见习记者 华雨佳 摄影报道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