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项研究成果成功走出国门

2019-01-09 14:27

摘要:2018年,宁波市考古所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多项研究成果成功走出国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包括鱼山遗址2项环境考古、“小白礁Ⅰ号”沉船保护、上林湖水下考古调查等4篇研究论文分别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英国《第四纪

  2018年,宁波市考古所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多项研究成果成功走出国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包括鱼山遗址2项环境考古、“小白礁Ⅰ号”沉船保护、上林湖水下考古调查等4篇研究论文分别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英国《第四纪科学评论》)、Holzforschung(德国《木材研究》)和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英国《应用地球物理学报》)上正式发表,年度学术成果创单位历史之最。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英国《第四纪科学评论》)、Holzforschung(德国《木材研究》)和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英国《应用地球物理学报》)三本杂志的影响因子分别高达4.334、2.079和1.83,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代表了业内最前沿、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市考古所研究成果能在如此高质量的刊物上发表,充分表明这些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走在了国际前沿,受到业内重视,也体现了市考古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其中,鱼山遗址2项环境考古研究成果由市考古所分别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相关专业团队合作完成,研究论证了良渚文明末期相对海平面上升对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河姆渡文化发展受海平面波动的影响;“小白礁I号”沉船船体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研究成果由市考古所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展,研究分析了沉船部分木质文物内部的细菌群落组成,研究成果证实沉船内部有众多类群细菌的存在,且有部分具有直接分解纤维素的能力;上林湖水下考古调查由市考古所与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合作完成,研究成果纠正了以往关于探地雷达不适用于水下考古的认知,并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凸露于湖底表面及被掩埋的水下遗存的剖面探测。这些成绩的取得,也论证了多年来市考古所注重学术研究、关注人才培养、坚持开放合作工作方式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一、科学有效的学术机制

    市考古所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术科研工作,并始终以一个科研机构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工作,增强本所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为此,市考古所设立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负责讨论并制定单位年度学术计划、主持编纂或出版专业书籍等其他学术工作。委员会由单位主要领导亲自负责,不定期开会讨论相关事宜,研究推进学术工作。此外,特别制定有《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从单位绩效工资总额中提取部分作为奖励基金,对完成课题、发表论文论著的,根据课题、刊物级别给予奖励,不断增强单位业务人员从事科研和学术工作的积极性。在组织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市考古所近年来学术活动不断丰富,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仅2018年,就先后承办了第二届“水下考古·宁波论坛”和2期“科技考古·宁波讲坛”等学术活动,单位多名专业人员分别应邀参加了中国考古学大会、中国南方先秦考古学术研讨会、越文化与越国史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议,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或主持分组讨论。 “宁波文物考古研究丛书”出版计划得到持续推进,今年编著出版《鱼山遗址出土石器综合研究》、重印出版《宁波考古六十年》、交付印刷《丝路万里存此库——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图文集萃》、合作撰写《青瓷千年耀钱湖》等,同时还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南方文物》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考古简报和研究文章。

    二、多层次、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式

    优秀的科研人才是单位整体学术能力提高的基础和关键。市考古所长期致力于培养多层次、复合型的优秀科研人才,使其在具备较强业务能力基础上,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能力。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考古、保护人才队伍;今年新招聘西北大学硕士、吉林大学博士各1位,另有2名编内同志获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南京大学博士学位,目前编内人员中博士学历(含博士4名、在读博士1名)高达28%左右,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已占2/3。另一方面鼓励业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促进人才向高、精、尖快速发展。2018年,1名同志分别当选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和上海市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专家,1名同志分别获评2018年宁波市“十大杰出青年”和“浙江省文化厅优秀专家”;同时派员参加“2018年度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培训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下考古培训班”等,不断增强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学术能力、业务能力双管齐下。

    三、学术先行的考古工作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市考古所始终坚持学术先行考古工作模式,不管在主动性考古项目,还是在配合工程建设抢救性考古项目中,首先树立明确的学术目标,带着学术问题开展项目,并坚持采取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多种学科统筹的工作方法,最大程度实现考古发掘与学科研究相结合的目标。借助其他单位科研资源与科技手段,体现考古工作和考古成果的重要价值,对进一步提高双方科研实力和增强学术影响力都有极大促进作用。此次发表的4篇学术论文,都是与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完成。2018年,市考古所先后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考古、考古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也与部分高校签署研究框架协议,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长期战略合作。目前,正在合作中的项目有:与南京大学合作开展奉化下王渡遗址Ⅰ、Ⅱ期环境考古研究;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合作开展鄮县故城古环境重建与现代环境的变化分析;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展动物考古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也将陆续在国内外发表。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