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宅口承志桥:北高南低无钉无榫三百年无恙

2018-11-20 11:48

摘要:承志桥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宅口村边,毗邻长三角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浙八味特产市

宅口承志桥:北高南低无钉无榫三百年无恙

  承志桥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宅口村边,毗邻长三角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浙八味特产市场。市场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街之隔的承志桥却冷清多了,桥上石缝中生发而出的木莲藤顺着桥台向阳而生,已把桥栏遮得严严实实。300多年前,这座桥可比现在热闹多了。

  新渥镇东南与仁川、冷水两镇相连,西北与永康、东阳两市为邻。省道磐缙公路穿镇而过,县道乡道形成网络,“浙八味”特产市场就在宅口村旁。这里也是“浙八味”中五味的主产区,药材种植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宅口村地处山区,一条窄溪由西向东穿村而过,于是便有了多座便利村民出行的小桥。承志桥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据村民回忆,承志桥建桥时,当地农业商品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商业集市也繁荣起来了,这座桥曾是当年药农上山采药、商人们到集市交易的必经之路。

  承志桥是一座石拱桥,桥下的宅口溪俗称好溪,溪流不宽,缓缓流淌,倒映着一弯如虹的桥拱。单孔的石拱桥不少见,难得的是这座两头落差比较大,北高南低相距约两米。拱桥南北均有石阶,北面踏跺23级,南面踏跺12级,人站在北面桥头抬眼望不到南面的桥头。桥身不长,落差不小,桥面却依然比较平整。村干部陈光明的家在桥南,他记得小时候,雨季溪水暴涨,南面的村民常常要到北面避水,山中洪水来得急,大家都要从承志桥匆匆而过。而炎热的夏季傍晚,孩子们就爱带着席子到承志桥上抢占“宝地”,因为晚上在桥上睡觉,凉风习习,非常惬意。

  落差这么大,承志桥却稳固得很,300多年来没有经历一次修缮,除了桥头石阶与桥面相接处出现了些许沉降缝隙,基本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老人们把它称作“龙脉桥”,认为它与村子的风水相关。

  承志桥桥长18.6米,宽3.55米,高6.8米,小巧玲珑,结构紧凑又不失灵动。高高的桥体跨在窄窄的溪流上显得有些突兀,让人不禁好奇它为何能抵挡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要知道,它的建造没有动用铁钉、榫卯,从石阶到桥拱、护栏全是用条石铺砌的。其中,拱券用9块条石纵向并列砌筑,桥面用13块石板横砌,石料表面平整细致,两端设护栏,石栏板间有石柱装饰,方形柱头四面有荷花形雕刻。中侧额枋上清晰可见“承志桥”石雕刻字,边上还刻着建桥的时间“清康熙十八年”。北面桥头有一棵树龄超过百年的榔树,初冬时节树叶变红了,掩映着古桥颇为秀美。时间久了,榔树上长出了一蓬蓬当地人俗称的寄生草,对于村民来说也算是宝贝,据说它晒干后泡酒可用于治疗风湿,因而常有村民爬树采摘。

  两面桥头与农户挨得很近,尤其是南面。其实,承志桥原本在这一头还有一个特殊的构件——一个直径约10米、四周用石块围成的坡形花坛。它除了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晾晒谷物、药材的空地,更重要的还为承志桥南面承托了落差造成的负重,使得桥体更为稳固。可惜的是,上世纪90年代,因为它离农户家实在太近,被拆除改造了。

  溪水淙淙,岁月更迭,承志桥依然挺立。坚固的拱桥横跨南北,穿越时空,见证了无数酣畅淋漓的劳动场面、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