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大力推进“钱塘江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 梅城重现千年古府芳华

2018-10-18 14:55

摘要:北塔高耸望古城。施正越 摄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万山江外尽,一塔岭间明。”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讴歌严州的诗句,在今年9月底召开的“钱塘江诗词之路·梅城诗词大会”上,这首诗歌被重新吟诵。历史与今天,古人与今人,游客与原住民,仿佛经历了一场

大力推进“钱塘江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 梅城重现千年古府芳华

北塔高耸望古城。施正越 摄

  “重雾疑朝雨,斜阳竟晚晴。万山江外尽,一塔岭间明。”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讴歌严州的诗句,在今年9月底召开的“钱塘江诗词之路·梅城诗词大会”上,这首诗歌被重新吟诵。历史与今天,古人与今人,游客与原住民,仿佛经历了一场久别重逢。

  “睦州诗派”是唐代唯一的地方诗派,严州古城(梅城)是名副其实的“诗词之乡”,是“钱塘江唐诗之路文化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大力推进“钱塘江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的背景下,梅城这座千年古府所特有的底蕴和魅力引起人们关注。

  在全省“四大”建设以及杭州拥江发展战略机遇下,拥有生态、文化、区位、平台等优势的梅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高潮。9月底继诗词大会以后,一场以“州府文化保护与利用”为主题的论坛在梅城举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知名古城古镇代表等相聚严州古城,共谋严州古城的文化复兴。

  集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依托良好的生态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期待遇见浙江西部门户城市新的文化地标和一支重要文化力量。

  美丽城镇

  实现梅城文化“梅开二度”

  从七里扬帆码头,乘船顺新安江而下,青砖砌就的古城墙,赫然出现在江岸。梅花形的城垛上,“严州府”的黄色旗帜迎风招展。“总府街”“字民桥”“双桂坊”“将军弄”……一座座深宅庭院择地而踞,一幢幢徽派建筑鳞次栉比,尘封已久的古城墙、古牌坊“重见天日”,成为严州古城贯通古今的文化符号。

  梅城地处杭州市西部、建德市东部,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自三国时置县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唐朝以来,又是睦州、严州等州治所在地。这座“千年古府”,积淀了辉煌的历史记忆、丰厚的文化遗存,如今面临着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历史性课题:

  即如何切实保护好梅城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丰厚的历史文化真正成为梅城的“金名片”?“千年古府”新面貌,美丽城镇从何来?

  工作,始于2008年的古城综合保护工作启动;转折,始于2017年的棚户区改造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浙江省、杭州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要求,梅城从“脏乱堵”等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入手,举全镇之力全方位开展整治工作,以1.56平方公里核心区域整治为重点,卫生环境整治、城镇秩序整治、镇容镇貌整治三管齐下,为梅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古府打下基础。雄伟的大坝水利工程,对元末明初的古城墙进行保护性修缮。2.27公里的坝体,结合防洪泵站和污水处理工程,将大坝打造成为“外防江洪、内排城涝”的重要水利设施。古代用于防洪的巨大闸门得以恢复,成为阻隔三江洪水的重要屏障,也成为严州城新的建筑地标。

  与此同时,梅城启动了古城综合保护利用工程,邀请了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6家国内外知名古城设计团队,编制完成了《严州古城保护开发利用概念性规划与城市详细设计》。通过古城综合保护利用,加大严州文化研究、古城考古发掘和古建筑保护,推进浙大西迁竺可桢故居、严州历史文化长廊、胡亨茂总号、宁波会馆等一批代表性历史遗迹修缮,进一步展现千年古府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我们将围绕‘建设新时代美丽城镇、再现千年古府新面貌’的总目标,推进生态保护、城镇整治、文化弘扬、产业培育和功能提升,着力打造‘生态美、形态美、神态美、业态美、心态美’的‘五美城镇’。”梅城镇党委书记何瑞洪表示,梅城的复兴不仅是文化的复兴,而是以文化带动产业,通过文旅融合,从而带动乡村的全面振兴。

  今年4月,梅城与杭州运河集团就严州古城综合保护利用进行了合作签约。依托严州古城、梅城新城、高铁新城等产业平台,梅城积极培育引进文创商贸综合体、休闲农旅、先进制造业等项目,将严州古城综合保护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古城棚户区改造、“两口两路两湖一带”等项目建设工程相结合,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千年古府“梅开二度”的历史使命。

  建言献策

  “梅城共识”助力保护和利用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在9月底举行的“2018中国州府文化保护与利用”论坛上,知名主持人、评论人曹景行以孟浩然《宿建德江》一诗勾起了人们对唐诗的记忆和对乡愁的眷恋。他提到,古城保护与开发利用,最为重要的是心存“敬畏”之心,不仅要留名于当代,更要流芳于后世。

  这也是严州古城保护者和开发者们所共有的情怀。“古城的开发保护不能盲目地求快,因为历史遗迹的消失会造成永久的缺憾。也不能罔顾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建筑仅仅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建德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严州古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重要一点,是这里生活着3万多的原住民,“留住生活”,使外来资本与本地居民形成一个共同体,是梅城所需要破解的课题。

  “建筑要能够阅读,要会讲故事。对于外来游客来说,建筑是无声的历史,严州要在众多古城中脱颖而出,必须要讲好严州故事。”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市场趋势咨询专家何建民提出,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怀旧、朝圣、传奇、时尚、养生等一种或多种功能,才具备吸引力。

  “古城的古,是指文化的原汁原味,对建筑形态、街区风貌要有控制。但是对游客来说,它不一定是传统的、落后的、陈旧的,也可以是好玩的、前沿的、时尚的,比如日本的京都。古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一定要处理好‘古’与‘潮’的关系。”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赵城琦建议。

  作为严州古城综合保护与利用的合作方,杭州运河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费建利则表示,杭州运河集团和梅城镇政府将一起牢牢抓住州府文化定位,凸显自然山水和文化旅游叠加的综合竞争力,着力打造“古城+文旅产业”的迭代产品,植入文化内容,打响严州古府品牌。

  古州府保护的专家和学者济济一堂,群策群力,为古州府保护提供了宝贵的智慧支持。为了让这份宝贵财富汇集更多古州府,为全省乃至全国美丽城镇建设提供“梅城典范”,论坛现场,由与会的业内专家组成的“梅城智库”正式成立。

#p#分页标题#e#

  梅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华,代表梅城发布了《中国州府古城保护与利用梅城宣言》,在宣言中,智库专家达成共识,州府古城的保护与利用,是在保护基础上的再生激活、科学利用,让保护和利用有机整合,努力做到护其根、传其史、扬其韵、复其魂,让文化传承与城镇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自此,州府古城的保护与利用,有了“梅城共识”。

  随着年底杭黄高铁的通车,梅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而严州古城的保护与复兴,将为长三角、浙江省、杭州市增加古城旅游的新景区,填补新安江古城游的空白,为建德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次新的跨越。 (黄丽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