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解密潘公戏:古老文化重现春天

2013-02-26 10:36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2月26日讯 德安潘公戏从1975年展开急救、发掘、搜集、整理、保护工作至今,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终得以拯救,古老的文化又重现春天。 潘公戏演员在戏棚前做戏表演。 神秘的乡村戏 德安县文化局工作人员对潘公戏的发源进行了多次的挖掘、搜索、整理

 

  国家旅游地理2月26日讯    德安潘公戏从1975年展开急救、发掘、搜集、整理、保护工作至今,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终得以拯救,古老的文化又重现春天。


  


潘公戏演员在戏棚前做戏表演。

  神秘的乡村戏
 

  德安县文化局工作人员对潘公戏的发源进行了多次的挖掘、搜索、整理,在工作中惊奇的发现,德安潘公戏的发源地竟没有潘氏村民,周围十里八乡也没有“潘”这个姓氏的任何蛛丝马迹。这传说中的潘公身份变得异常诡秘,可偏偏德安潘公戏里有些情节是围绕着潘公这个人物,展开一些爱民的光辉事迹和潘公拔剑扬眉
 

  怒斥丑恶的英雄赞歌,这位传奇式的潘公究竟是何人?
 

  工作小组终于在德安县西北部杨柳村解开了“潘太公”的神秘面纱。公元968年北宋乾德年间,潘太公潘氏兄弟淳美、淳骞、淳琳三人由京都汴梁开封府来江州做官,惩奸扬善、驱赶野兽、开荒种粮,在当时获得了江州父老很好的口碑与爱戴,江州百姓便把潘家的祖先唐代护国法师潘太公敬为神灵,建祠立庙。同时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都城勾栏瓦肆中的歌舞杂剧花棚会。这种歌舞类杂剧在当地也被称为“锣鼓潘太公戏”和“潘太公游春”。
 

  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德安县吴山乡杨柳村四大姓氏家族桂、胡、李、陶,十二个村庄都要举行花棚会,分白天和晚上两场。白天游春、祭祀,晚上演棚上的傀儡歌舞和棚下的假面表演。
 

  德安潘公戏的文化价值就在保存了唐代的音乐,宋代的杂剧、街市的傀儡歌舞,是宋代肉傀儡的遗存。它有完整的文学剧本、原始的表演形式、珍贵的傀儡造型和古朴的戏剧面具,是一份及其难得的原生态文化遗产。
#p#副标题#e#

  民间特色浓郁
 

  德安千年潘公戏保留至今,除了村民精神上需要和对潘氏三兄弟的敬仰外,当地村民俨然将其变成一种习俗,其表演时间、形式、内容都具有着特殊的民间文化与浓厚的艺术底蕴。
 

潘公戏表演面具及部分道具。
 

  戏曲的演绎是以村为单位,村民会集合在某指定宗祠进行大型的群体祭祀活动。全程演员由当地村民参加表演,风格独特,将歌、舞、打、唱、念等艺术表演手段集于一体,场次故事和人物角色都有着独特的背景。
 

  口白五字带一个“吔”或“呐”、“呃”、“喀页”,七字带一个“啊”声,这些尾音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在表演中背景音乐则选择的是原始的表演乐器,仅仅只有锣、鼓、笛三种。表演时有棚,即布帐,一般为蓝色,从中间对分开,棚上开口处配有红布黑字,写有“大显威灵”或“威灵显应”的繁体。棚上有木偶表演和棚前面具表演,演员从中进出表演。布下表演服饰简单,佩戴着不同的颜色的大小面具共17种。
 

  在故事情节不同时,演员也会使用不同的武器道具,这些武器都是古老的兵器,穿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布鞋,头戴红色帽子,身穿浅蓝色长袍,腰系红色腰带,木偶面具也根据角色分配不同衣饰。这些都深深地散发着民间艺术的气息也非常具有民间艺术特色,正因为这份气息让这古老的文化流传至今。
 

  珍爱地方文化
 

  截止目前,德安潘公戏只有杨柳青乡的文化保留最为完整全面,而杨柳青乡只有72岁的桂训锦老人熟悉掌握参军(场外代唱代念的人物)及棚上人物、棚下人物技艺。老艺人的相继辞世,艺人队伍青黄不接,成为了民间艺术的通病。
 

  虽然相关部门尽力拯救德安潘公戏,但非遗队伍人手有限。德安县群众文化馆王芬老师这样看待地方文化,“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地域养育不同的文化。收获民间文化是种财富,会让人变得很充实,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很明确地把握自己不迷失。”
 

  在谈到外来艺术对本土艺术冲击时,王芬这样说,“每种舞蹈都凝聚着每个名族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在她看来全世界的舞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舞蹈没有雅俗之别,只是看待这舞蹈的人是否具备着高尚灵魂和对生活的感悟。至于外来舞种冲击也是对我们本土人一种激励和鞭策,在学习和交流外来舞种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去了解保护我们本土艺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