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文学艺术

余秋雨的文化“四不像”

2013-02-03 19:20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2月3日 看到余秋雨先生的大作《何谓文化》,以为这是一本再版的八十年代图书。因为当时神州大地飘着一股文化热,文化成为最时髦的名词,举国学者文人竞相谈论。然而,曾几何时,多数人意识到,文化内涵深邃广大,有人终其一生研究一面尚不可得,

    国家旅游地理2月3日  看到余秋雨先生的大作《何谓文化》,以为这是一本再版的八十年代图书。因为当时神州大地飘着一股文化热,文化成为最时髦的名词,举国学者文人竞相谈论。然而,曾几何时,多数人意识到,文化内涵深邃广大,有人终其一生研究一面尚不可得,任何总括性归纳和阐释必将有所缺失。而且,文化研究已被纳入学院研究体制,尤其近些年吸收西方的分析方法后,已经产生相当丰富的成果。如此这般,再浮泛地大谈文化,不是文怀沙之流的骗子行径,就是文化商人在忽悠“不明真相”的暴发户。

    我们当然不敢恶意揣测余秋雨先生的初衷,只能说,他这本书在今天表现出严重的不合时宜之处。所谓不合时宜,就是说无论从思路上还是观点上,余秋雨关于文化的论述都非常陈旧。他谈论文化,还是传统的几段论,文化是什么,文化的目标,中国文化的特性、不足和隐忧。比如中国文化的特性,他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是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然而,王小波在二十年前的《我看文化热》中就批评过当年文化热中将中国文化完全局限在伦理道德层面讨论的普遍倾向,可见余秋雨先生较之前人没有任何进步。所谓中国文化的弊病是疏于公共空间、实证意识和法制观念,中国文化的隐忧是复古文化和民粹文化之类的论调,更完全是老生常谈的拾人牙慧之论。除此之外,对文化和文明的混用,将侧重交往、讨论功能的“公共空间”狭义地等同为“公共场所”,这都证明了余秋雨先生的食洋不化、浅尝辄止和学理上的不足。

    实际上,看起来吓人的《何谓文化》,不过是以几篇演讲主打的杂碎拼凑,而不是关于文化的系统研究。余秋雨作为未经学术训练的文人,发表更多的是没有根据、缺乏论证、道听途说的感想,决非对文化的终极定论,更非宣传中所谓对文化最“诚恳、最隆重的回答”。实际上,余秋雨哪有什么诚恳和隆重的回答?仔细阅读会发现,甚至文化在他这本书中也根本不占主要部分,而是一个由头,其真实用意,不过是借助这本新书来进行自我吹嘘和自我澄清而已。

    这些自我吹嘘之语有时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就如这种随处可见的自述:“第一篇,我在境外一所大学颁获荣誉博士称号后的学术演讲。第二篇,我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演讲者,论述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本性。第三篇,我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当时作为全国最年轻的教授”;“我十几年前就成功预测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危机”;“我觉得,对文化的回答已经相当完整。”但吊诡的是,有时余秋雨又变得缺少底气,其对别人“污蔑”的辩驳,基本都是软绵绵的虚弱回击。至于自己非但不是帮凶而是英雄的辩白,则缺少在场的第三方,无法证明。自我澄清,更是没有做到摆事实讲道理,条分缕析的回应。更多时候不过是横着脖子说一声:“我没有!”这样的态度,和他前面笑谈文化的儒雅风范大相径庭。

    当年余秋雨先生行走各国,写下了许多深具历史感的文化散文。这些散文虽然辞藻华而不实,文风矫揉造作,但至少文笔颇佳,偶尔还流露出一点知识分子的小清高,不完全是媚而无骨之作。而今这本《何谓文化》,却成了一本集粗浅理论、自我辩护、古文翻译、余氏书法碑文集萃于一身的文化四不像。其中“斥资五十亿,搬迁十三村”的碑文已经成为笑柄。这样粗制滥造的作品,非但对弘扬文化无尺寸之功,完全是在糟蹋文化。除了贻笑大方之外,真不知道它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命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