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文学艺术

珍惜你的方言

2013-02-01 20:40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2月1日 伦纳德布龙菲尔德同志曾经提到,安特卫普的配卡努斯由于热爱祖国,硬说一切语言都是从荷兰语派生出来的。我的嘴角当即荡漾出会心的微笑,因为类似的感觉,我也曾有过。不过,我还碰到过更可怕的。 那是一次旅游,碰到一个南昌小伙子,城

    国家旅游地理2月1日  伦纳德·布龙菲尔德同志曾经提到,安特卫普的配卡努斯由于热爱祖国,硬说一切语言都是从荷兰语派生出来的。我的嘴角当即荡漾出会心的微笑,因为类似的感觉,我也曾有过。不过,我还碰到过更可怕的。
 
    那是一次旅游,碰到一个南昌小伙子,城里人,他说:“我小时候觉得,除了城区南昌话,其他方言都是乡下话。包括北京和上海。”南昌人有这种豪情,我倒是万万没想到。我只知道上海人特别自豪自己的方言,因为在我童年时代,上海产的一切都是好的,亲戚中有人提个黑色人造革包,上面有白色线条勾勒的一栋高楼,旁边也是白色的“上海”两个字,让我神往。我真没想过南昌人有这种豪情。
 
    这么说吧,上海,改革开放后还得加上广州,他们大概都以能说本地方言为荣。但在南昌,我的印象中,说普通话的总是更令人尊敬。因为这说明他们至少是吃商品粮,是高等中国人。其次才是城里南昌话,其次才是郊区南昌话,最后还有山沟南昌话。还好,我不是最后那种。
 
    小时候,我经常生活在城里南昌话和郊区南昌话之间,开学住在城里;放假,住到郊区乡下。在乡下,很多东西的称呼都和城里不同,比如那种有刺的黄瓜,南昌人称黄瓜,乡下人叫“热瓜”;南昌人说用针线“补”衣服,乡下人说“站”衣服;南昌人说中午,乡下人说“当救”;南昌人“学”字念阴入声,乡下人念阳入……这让我每次回城就很难堪,舅舅笑我:“在乡下住了不到两个月,就满口乡下话?”于是我只好再慢慢矫正。
 
    长大之后,念了中文系才知道,原来乡下人的口音更有文化。比如“热瓜”的“热”,原来是“棘”的古音,棘,刺也。棘瓜,有刺之瓜也。“站衣服”之“站”,原来就是汉乐府《艳歌行》里的“故衣谁当补,新衣当谁绽”之“绽”。意义为“中午”的“当救”,原来是“当昼”,正当白昼也。“学校”的“学”念阳入,说明这个字古音声母是浊音,查《广韵》,则为匣母字,正是浊音。如果用城里话念,把它当成清音,古汉语的试卷就要丢至少一分了。
 
    可见,南昌乡下人说话更有文化,古韵盎然,以前我真是错怪他们了。去年听家父说,村里甚至恢复了一种古礼,办喜事的人家,要给各户分肉,三两斤不等,称之为“散促”。家父念“促”的时候,是一个阳入音,我猜所谓的“促”,应该就是古书上说的“胙”,查古音手册,“胙”为古从母字,正是浊音。“散胙”曾经是贵族才有的礼节,可是,乡民们现在也开始用了,你看,乡民多士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