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风土人情

佤族:穿越时空的鼓声 如醉如痴的舞蹈

2013-01-30 11:21

摘要:阿佤山是歌舞之乡,流传在佤族人中的古老的民间舞蹈,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蕴藏量极为丰富。常见的有“圆圈舞”、“敲木鼓舞”、“欢乐舞”等。 “圆圈舞”以集体舞最常见,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30日   佤族自称“阿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今天的佤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现有39万人。

  佤族人居住的地方处于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的南段一带。这里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称为“阿佤山”。山里气候比较复杂,盛产经济林木。密林深处,栖息着象、虎、豹、熊、鹿、麂子、野猪等珍贵野生动物。佤族人过去长期刻木记事,因此,与木头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缘分由佤族人崇拜的木鼓体现出来。

  

云南佤族村寨
云南佤族村寨

  木鼓是佤族人所特有的鼓种,佤语称“克罗”,多以直径0.8米、长约2米的红毛树整木雕凿而成。佤族人视木鼓为至高无上的通天神器,是佤寨民众赖以生存的保护神,也是佤族人民用来驱邪捉鬼、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战斗的重要器物。佤族的宗教、歌舞、饮食、服饰、礼仪风俗等等,都和木鼓紧密相连。

  在佤族的每一个村寨几乎都有一幢或几幢木鼓房,是佤族人用来供奉木鼓的地方,也是佤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物。木鼓房是佤族的神圣之地,就像其他民族的宗教庙宇一样。木鼓房里一般都有公、母两只木鼓。公的个头较小,显得细瘦苗条,母的则很粗壮,鼓身很大。公木鼓用红毛树,母木鼓用麻公树制成。由于所用木质不同,公木鼓发音高亢清亮,母木鼓沉浑悠扬,响声遥远。

  

佤族人家
佤族人家

  

采茶的佤族女子
采茶的佤族女子

  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关于木鼓有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均与佤族先民们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有紧密联系。围绕着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佤族庄重而又热烈的盛大节庆活动,是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每年12月是拉木鼓最吉祥的日子,整个过程一般需要十天。首先由头人和魔巴(巫师)带领部分群众,在黑夜到选定做木鼓的大树旁献上贡品,鸣枪驱鬼,再由魔巴念咒祈祷并挥斧砍树数下,接着佤族小伙子们轮流砍树,彻夜不停,直到将树砍倒。然后他们捡三块石头放在树桩上,即给树鬼的买树钱,之后就截一段2米多长的树干,凿出树耳,穿上藤条,便是要拉的木鼓了;次日清早,全寨男女老少穿戴好盛装来到山上,由魔巴挥舞树枝领唱并指挥,众男子分两边手拉藤条,应声合唱,拉动木鼓,妇女助威呐喊,老人和小孩送水、送酒、送饭。拉木鼓气势浩大,是佤族人剽悍、团结的充分体现。木鼓在寨门外要停留二至三天,待杀鸡卜卦选好时辰后,举行隆重的剽猪、剽牛仪式,全寨人再一齐将木鼓树拉到木鼓房旁的场地上,由工匠制作。制作木鼓,大约要六至十天时间。#p#副标题#e#

  接下来便是跳木鼓和木鼓制成后入房上架时的敲木鼓活动,常常是全寨人甚至整个部落成员参加的通宵达旦的歌舞狂欢活动。祭木鼓,则是佤族的一项重大宗教活动,一般在阳历1月间进行。届时,魔巴鸣枪并敲击召集村寨群众举行祭祀和剽牛活动。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铿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

热烈奔放的甩发舞表演

 

热烈奔放的甩发舞表演

  阿佤山是歌舞之乡,流传在佤族人中的古老的民间舞蹈,题材广泛,风格各异,蕴藏量极为丰富。常见的有“圆圈舞”、“敲木鼓舞”、“欢乐舞”等。 “圆圈舞”以集体舞最常见,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边跳,气氛十分热烈。每当拉木鼓、盖房子等盛大节庆时,全寨男女身着盛装,夜以继日地舞蹈联欢,一连数日才结束。“敲木鼓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村寨中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当佤族工匠把木鼓制作好后,试敲满意了,就把它抬入木鼓房上架,接着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挥槌敲打、狂欢起舞。另外,“欢乐舞”也是佤族村寨的一种集体舞蹈,以热情、洒脱及步伐上的动作多变为主要特征,男女老少幼均可参加,青年人尤为喜爱。

  

佤族木鼓舞祭牛头

佤族木鼓舞祭牛头

  佤族人只要一听到木鼓声,就会禁不住起舞,男子强悍勇猛,姑娘热情奔放。佤族民间舞蹈植根于阿佤人民辛勤劳动和生活之中,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不仅陶冶着佤族人的身心,也丰富着他们的生活,显示出永久的魅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