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文学艺术

假如路遥活着,会不会又是“莫言”

2013-01-28 10:48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28日 路遥的离开成就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绝唱,也成就了后学者对文学保留人性基本的致敬。作为过来人,路遥和莫言都有过经历十年浩劫的人生体悟,当莫言代表中国文学创作者接受诺奖的颁奖时,完全可以提出一个小小的疑问来,假如路遥还

    国家旅游地理网1月28日  路遥的离开成就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绝唱,也成就了后学者对文学保留人性基本的致敬。作为“过来人”,路遥和莫言都有过经历“十年浩劫”的人生体悟,当莫言代表中国文学创作者接受诺奖的颁奖时,完全可以提出一个小小的疑问来,“假如路遥还活着,会不会又是一个‘莫言’?”
 
  关于文学和政治是个敏感话题,但作为社会现象和文学现象的学术层面做研讨则变得非常有意思。一直有人假设鲁迅如果当年不是早逝,会在历次的历史事件中遭遇到什么,会不会也效仿老舍,还是说走郭沫若式的道路,还是学会做“沉默的大多数”。许多小报野史引过管理者的“回答”,但都是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历史没有假设,生命也不可能死而复生,关于对“鲁迅活着”之问的意义流于文学化的思考,却长盛不衰的被反复提出,个中滋味也耐人寻味。
 
  关于莫言获得诺奖的争议虽然被社会其他热点话题冲淡了,却成为关心中国文学人士的心结,无法逾越的一个话题。莫言的个人经历、诺奖上试图向世界展示的自我形象与批评者描摹的画像之间,还是有重叠的部分,莫言说的“当哭成为表演,应该允许有人不哭”更像是一种自辩,类似的自辩实际上是绝大部分聪明的中国人都具备的本能——看似是启蒙后的豁然开朗,实则是另一种生存的智慧。只要有类似的“智慧”存在,就有机会向瑞典的诺奖评委们展示中国文学的政治性色彩的另一面。正如瑞典文学院诺奖评委会的颁奖词,“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就阴暗而已,路遥的作品一点不亚于莫言的文字,路遥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人生》对中国人的影响远远超越了莫言的作品,假以时日,42岁英年早逝的路遥能够延续他的生命和文学创作,对“人类最阴暗的一面”还可以有更深层的挖掘。在十年浩劫里,路遥也曾经有过人性的摇摆,比起批评莫言谄媚权利的理由一样令人困惑,但没有假设在各种条件的诱惑下,路遥会不会作出与莫言同样的事情而被质疑,就像有人揣测假设鲁迅活着会抗过几次运动风波一样,答案根本不存在,却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文学家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莫言获得诺奖后的争议,来由是中国文学与其他领域的边界模糊不清,参与论战的双方实际上也没有清晰地给出边际,所以也不会得出尘归尘、土归土的定论。路遥去世20年,其文学作品所构建的平凡世界里的残酷生活依然继续着,他的朋友们设立的“路遥文学奖”可能会奖掖更多的文学后来者,为“人类最阴暗的一面”赋予与时俱进的“形象”,也许获奖者在谄媚和人性摇摆时依然对文学抱有希望,其实就足够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