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历史社会

庚子和谈:俄国公使逼死李鸿章

2013-01-24 20:51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1月24日 庚子年初夏,在大局已乱的情况下,慈禧太后电令贬至广东的李鸿章迅速赴京,以转圜当时局势。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之际,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何办法可以让国家少受损失,李鸿章叹道:不能预料!唯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

    国家旅游地理1月24日  庚子年初夏,在大局已乱的情况下,慈禧太后电令贬至广东的李鸿章迅速赴京,以转圜当时局势。在广州登船准备北上之际,南海知县裴景福问他有何办法可以让国家少受损失,李鸿章叹道:“不能预料!唯有竭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吾尚有几年?一日和尚一日钟,钟不鸣,和尚亦死矣!”
李鸿章当年已77岁,老病缠身,时日无多。到上海后,由于北京局势并未好转,李鸿章暂停脚步,在上海等候局势的发展。事实上,李鸿章的儿子和他的幕僚们也建议他暂时不要北上,因为当时北京这么混乱,李鸿章去了也办不成什么事情,弄不好在混乱中被杀也不是没有可能。因此,清廷于 87日任命他为议和全权大臣后,李鸿章仍暂留上海,直到9月中旬,北京的大局已定后,李鸿章才乘坐轮船前往天津。
   
    李鸿章在上海时期,表面上看来并无动静,但暗地里却与清廷的各驻外使节电报不断,并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参战列强的底线。国难当前,李鸿章再次拿出他办洋务中所擅用的“各个击破,以夷制夷”手法,要和列强们过过招了。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里,将李鸿章的方法称之为“水鸟政策”---所谓“水上不动、水下快划是也。

    对于李鸿章这样老资格的谈判对手,列强们还是颇为忌惮的。由此,在联军占领北京后,他们并不急于与清廷议和,而是试图先在内部达成一致意见,以防止被李鸿章所离间。不过,俄国的表现最为积极。825日,俄国通过驻外使节通知列强政府:鉴于清廷已经撤离了北京,俄方将驻华公使馆的所有外交人员送到天津,届时俄军将执行护送任务并同时撤离。俄国的撤兵之举,无非是以此表示对清廷重返北京的一种支持,借此博得清政府的好感;更重要的是,俄国这种急于示好的姿态,目的还在于诱迫清廷签订一项有关东北的协定,以实现它长期控制东三省的野心。

    对俄国的此项提议,英、德、奥、意等国对于俄国的建议大都嗤之以鼻,英国则率先以直截了当的方式拒绝了俄方的提议,而自认为是最大“受害国”的德国对俄国的提议更是大为光火,其讥讽俄国试图把自己扮演成“追求中国宠爱的情人”,特地在有意无意间揭露俄国人的真实阴谋。

    和谈迟迟不能开始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列强对清廷的谈判人选,也就是李鸿章的全权大臣资格问题。为此,各国外交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众所周知,李鸿章曾于1896年签订过“中俄密约”,因此俄国人很欢迎李鸿章作为清廷的谈判大臣。俄国的表态很快引起了其他列强的警惕和反感,特别是德国人,更是坚决反对以李鸿章为谈判对象,他们甚至企图将李鸿章逮捕起来作为“人质”。日本也不愿意与李鸿章展开和谈,因为他们深知李鸿章是“亲俄派”,只会对俄国有利而对自己不利。英国对李鸿章的谈判资格问题左右为难,它既不愿意看到李鸿章倒向俄国一边,但由担心这个问题拖得太久会导致清廷的垮台,最后反损害了自己的在华利益。美国和英国一样,他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商业利益,因此主张接受李鸿章为谈判对象。


    最后,经过清廷和列强的多次交涉及其列强之间的反复沟通后,列强终于接受了清廷派出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为议和大臣的建议,双方开始展开谈判。另外,清廷还令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遥为参预,据说这是李鸿章的提议---因为在上一次《马关条约》中,李鸿章一人前往谈判,回国后饱受诟病,因此这次他多拉了几个人进来垫背,以共同承担责任。
19001010 日,李鸿章抵达北京。谈判最初,公使团最关心也是清廷争论最激烈的是“惩办祸首”的问题。在1028日的会议上,各国公使向清廷提出要求,除了处决那些对围攻使馆负有责任的王公大臣之外,其他各省犯有杀害外国人罪行的官员也应处以死刑,其中他们特别强调了董福祥和毓贤这两个人的责任。
在“惩凶”的问题上,德国人表现最为激烈。917日,德国向其他列强发出照会,要求以“清廷交出祸首”作为“进行外交谈判的一个先决条件”。英国也主张严厉惩办祸首,并试图扩大惩罚范围。对此,俄、美、

    日等国不以为然,他们主张从轻处理,不宜扩大打击面,以使得和谈能够顺利进行。

    在英、德等国的压力下,清廷只得发布“上谕”,把庚子国变的责任推给了各王公大臣,说他们“昏谬无知,嚣张跋扈,深信邪术,挟制朝廷,于剿办团匪之谕,抗不遵行,反纵信拳匪,妄行攻战,以致邪焰大张”,由此“聚数万匪徒于肘腑之下,势不可遏,复主令卤莽将卒,围攻使馆,竟至数月之间”。随后,清廷宣布将载漪、载勋、载澜,载濂、载滢、溥静、英年、刚毅、赵舒翘等九人革去爵职或差事,并交有关衙门议处。但是,这道避重就轻的“上谕”显然和英、德等国的要求相去甚远,特别是德国,他们绝不会就此罢休。

    当时一个极为隐晦但又很明白的问题是,对庚子年事件负有主要责任的慈禧太后是否需要惩办?德国是一度想惩办慈禧太后的,正如《庚子国变记》中说的,当时的联军统帅瓦德西对李鸿章说的:“今罪人方居中用事,吾当自引兵往取之”,想必不是空穴来风,虚言恫吓。

    但其他列强在经过反复考虑后,认为惩办慈禧太后既不现实也无可能,因为一旦惩办慈禧太后,极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动乱或造成瓜分中国的局面,这对列强的利益并无好处;再者,惩办慈禧太后完全不符合东方人的传统和文化。英国外相索尔兹伯理在对德国驻英大使的谈话中就明确表示,“惩办皇太后是绝对不可能的”。

    在列强中名声尚好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曾强调说:“由于皇帝是太后陛下的嗣子,而且由于中国的政治依赖孝顺的原则,如果皇帝陛下容许他的母亲遭受耻辱,那么,他就无面目见他的臣民或获得他们的忠顺。”张之洞的这番话事实上是提醒列强,之前那些外国公使因为太不懂中国国情而导致局势恶化,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教训了。


    事实上,不但惩办慈禧太后决无可能,就连惩办那些王公大臣也颇成问题。英国曾主张对照会中所列举的罪犯一律处以死刑,这个提议虽然得到了法、德、奥、意等国的支持,但俄、日、美等国则认为对一些王公和敏感的大臣,如端王(载漪)、澜公(载澜)及董福祥等人处以死刑,既与中国的国情不合,也不利于和谈的继续。经过反复的磋商,各国外交团提出端王载漪判为斩监候,如果清廷赦免他,即应流放新疆,载澜也应同样如此;对于英年、赵舒翘、毓贤等人,外交团则要求予以斩首。1901221日,清廷发布“上谕”,接受列强关于惩凶的全部要求,仅把对英年和赵舒翘两人的刑罚由斩首改为“赐令自尽”。

    从法国最初提出六项条款到外交团会议上被扩充为十二款后,担任外交团首席公使的西班牙公使葛络干在19001224日将此“议和大纲”面交庆亲王奕劻(李鸿章因病未出席),要求清廷迅速做出答复。1227日,清廷以难得的高效率批准了列强提出的“议和大纲”。

    在随后的九个多月时间里,列强主要在惩凶和赔款这两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直到190197日,各项条款才最终拟定,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作为清廷的代表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11国签订了所谓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共12款,另有19个附件,其主要内容包括为德国公使克林德树石碑,建牌坊,另派醇亲王载澧为头等专使大臣,亲自前往德国大皇帝面前谢罪;赔偿四点五亿两白银等,丧权辱国,莫过于此。

    议和过程中,年老力衰的李鸿章因为多年的积劳成疾,终于一病不起。190197日,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他在病榻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对于李鸿章当时的伤心与无奈,读者或当感之鉴之,“卖国贼”三字出口之前,亦当慎之又慎。令人疑惑的是,李鸿章在条约上的签字,貌似连笔,粗看上去有点像“肃”字(清廷曾封他为肃毅伯),实难辨认,这种用意恐怕只有李鸿章一个人知道。

    《辛丑条约》签订两个月后,李鸿章终于油尽灯枯,溘然去世。更可恨的是,俄国公使格尔思为获得了东北的侵略权益,一再苦苦相逼到病榻之前,直到李鸿章临终仍不肯离去。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得知李鸿章病势沉重后,言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望他“早日痊愈,荣膺懋赏”。可惜的是,李鸿章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