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权力关进笼,把权利放出来
摘要:今天,网上最热的词,莫过于习近平所说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说,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绝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今天,网上最热的词,莫过于习近平所说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近平说,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绝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在此之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个敏感句。敏感,是因为它曾经出现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嘴里,并为众多中国的思想者所引用。这位代表西方统治者执政理念的前美国总统,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习近平大大方方地将这句话,引用在今天召开的中纪委全会的讲话中。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治国管理方式与国际方式的接轨,更是表达了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尺度,表达了权力为民所管、为民所用的时代共识。
两种不同的制度,相同的时代共识,顺民心,得民意,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权力,这个被中国人敬畏了几千年的东西,今天要把它关进笼子里,说明它猛,它恣意,它容易伤害民众。把它关进笼子里,是因为令人畏多敬少。瓮安事件、重庆所谓的“打黑唱红”、去年多地因PX项目引发的群体事件,乃至今天我们还在忿忿不平的房姐表叔等等,每一起伤民心、失民意的事件,都有着权力的放纵、制度监管的缺失。
中国给权力打造的制度笼子,由谁来设计,疏密程度、牢固程度如何,这是留待下一步探讨和观察的另一个话题。但习近平的这番话,是执政者在制度反腐方面,向好的时代起步的一个开始。它成为今天中国人热议的话题,虽晚犹贵。
而在此之前,关于反腐,特别是关于制度反腐最敏感的官员财产公示话题,一些习于揣摩高层尺度、惯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点子正”,已经在网上以忧国忧民的腔调,给权力的既得利益者,设计了“缓冲地带”:让新任干部公示财产,经过五年一个轮回,20年后,自然完成新老更替,一个清廉权力生态自然形成。
这是一个为部分贪腐官员安全退场的“解套方案”,看上去是操作性很强的务实理想,实质是贼喊捉贼的空谈扯淡。且不说20年太久,百姓只盼朝夕,即使20年后权力拥有者新老更替,谁能保证这些进入“缓冲地带”的官员金盆洗手?谁又能保证步入权力门槛的新贵就能一廉二十年?仅仅把新官入门槛的身家公示出来,而不是把整个权力的运行制约起来、监督进来,再巧妙再看上去合乎情理的解套方案,都是头痛医头、本末倒置,治腐终归会在按葫浮瓢的游戏中沦为空谈。
中国最缺的不是察言观色的揣摩者,而是实实在在推动历史进步的设计者、执行者。那些揣摩者,所谓的缓冲,看上去是怕乱,内心却是怕痛。怕疮疤被揭的痛,怕失去既得利益的痛。他们怕权力的拥有者痛,却一点也不怕民众的内心之痛。他们一屁股坐在权力的凳子上,宁伤民众心,不让权力痛,是假忧国,真误国。
在今天的中纪委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态度坚决地指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这是对“解套设计者”最响亮的一记耳光。尺度的揣摩者总在思考权力的出路,而习近平的这番讲话,思考的是执政党的出路,民心的出路,未来中国的出路。同时,这番话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理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而绝不能仅仅将清正廉明的希望,寄托在对权力者的道德自律和党性自律上,寄托在既有的、形同虚设的监管体制上。
习近平不止一次说过: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我理解,这是习近平对于权力认识的标志性尺度。当权力一旦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当这个笼子既关得住苍蝇也关得住老虎,这个笼子的设计者、监督者,就离不开民众更大的广泛参与。权力进了笼子,人民才能从笼子里走出来。权力被关进笼子的这天,便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次伟大革命。这是中国民众的期待,也是人类走到今天的时代要求,必然要求。
在此之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个敏感句。敏感,是因为它曾经出现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嘴里,并为众多中国的思想者所引用。这位代表西方统治者执政理念的前美国总统,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习近平大大方方地将这句话,引用在今天召开的中纪委全会的讲话中。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治国管理方式与国际方式的接轨,更是表达了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尺度,表达了权力为民所管、为民所用的时代共识。
两种不同的制度,相同的时代共识,顺民心,得民意,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权力,这个被中国人敬畏了几千年的东西,今天要把它关进笼子里,说明它猛,它恣意,它容易伤害民众。把它关进笼子里,是因为令人畏多敬少。瓮安事件、重庆所谓的“打黑唱红”、去年多地因PX项目引发的群体事件,乃至今天我们还在忿忿不平的房姐表叔等等,每一起伤民心、失民意的事件,都有着权力的放纵、制度监管的缺失。
中国给权力打造的制度笼子,由谁来设计,疏密程度、牢固程度如何,这是留待下一步探讨和观察的另一个话题。但习近平的这番话,是执政者在制度反腐方面,向好的时代起步的一个开始。它成为今天中国人热议的话题,虽晚犹贵。
而在此之前,关于反腐,特别是关于制度反腐最敏感的官员财产公示话题,一些习于揣摩高层尺度、惯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点子正”,已经在网上以忧国忧民的腔调,给权力的既得利益者,设计了“缓冲地带”:让新任干部公示财产,经过五年一个轮回,20年后,自然完成新老更替,一个清廉权力生态自然形成。
这是一个为部分贪腐官员安全退场的“解套方案”,看上去是操作性很强的务实理想,实质是贼喊捉贼的空谈扯淡。且不说20年太久,百姓只盼朝夕,即使20年后权力拥有者新老更替,谁能保证这些进入“缓冲地带”的官员金盆洗手?谁又能保证步入权力门槛的新贵就能一廉二十年?仅仅把新官入门槛的身家公示出来,而不是把整个权力的运行制约起来、监督进来,再巧妙再看上去合乎情理的解套方案,都是头痛医头、本末倒置,治腐终归会在按葫浮瓢的游戏中沦为空谈。
中国最缺的不是察言观色的揣摩者,而是实实在在推动历史进步的设计者、执行者。那些揣摩者,所谓的缓冲,看上去是怕乱,内心却是怕痛。怕疮疤被揭的痛,怕失去既得利益的痛。他们怕权力的拥有者痛,却一点也不怕民众的内心之痛。他们一屁股坐在权力的凳子上,宁伤民众心,不让权力痛,是假忧国,真误国。
在今天的中纪委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态度坚决地指出,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这是对“解套设计者”最响亮的一记耳光。尺度的揣摩者总在思考权力的出路,而习近平的这番讲话,思考的是执政党的出路,民心的出路,未来中国的出路。同时,这番话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理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而绝不能仅仅将清正廉明的希望,寄托在对权力者的道德自律和党性自律上,寄托在既有的、形同虚设的监管体制上。
习近平不止一次说过: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我理解,这是习近平对于权力认识的标志性尺度。当权力一旦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当这个笼子既关得住苍蝇也关得住老虎,这个笼子的设计者、监督者,就离不开民众更大的广泛参与。权力进了笼子,人民才能从笼子里走出来。权力被关进笼子的这天,便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次伟大革命。这是中国民众的期待,也是人类走到今天的时代要求,必然要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