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文学艺术

扑朔迷离的江湖女人苏三

2013-01-19 11:05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1月19日 提起苏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玉堂春一案三堂会审,震惊了大明王朝。鲁迅在与梁实秋开战时曾说:像玉堂春那样被践踏的女性,应该是最符合梁实秋的理论的所谓完全的女子。梁实秋当然是不服气,论战中二人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意气用事的成分

    国家旅游地理1月19日提起苏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玉堂春一案三堂会审,震惊了大明王朝。鲁迅在与梁实秋开战时曾说:像玉堂春那样被践踏的女性,应该是最符合梁实秋的理论的所谓“完全的女子”。梁实秋当然是不服气,论战中二人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意气用事的成分。那么,苏三扑朔迷离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深意,竟然成为了两位大师“人性论”的焦点呢? 
  
     这个问题好像没有人研究过,或许是被苏三的光彩夺目的光芒,迷糊的睁不开眼睛。事实上在明朝,你别说瞪大眼睛去找苏三,你就是怀揣黄金,疏通官府,人家也未必肯见。这种独特的个性,铸就了永远的苏三,以至于人们越传越神奇,她的身价也就越来越高。后世的戏剧小说更是添枝加叶,让扑朔迷离的苏三,成为了一个贞洁的化身,一个真爱的神话。如同一座雕塑一般,在人们的心中矗立着,没有人去怀疑,更没有人去推翻。鲁迅的刻毒,在于敢说真话,听起来令人不爽,但这却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苏三的落魄经历,跟普通妓女没有什么不同,被卖到八大胡同中的百顺胡同从业。只是苏三的个性较为坚强,不想在青楼中老去,她苦练歌舞,潜心研究诗画,很快享誉京城,玉堂春的艺名由此中天。身价之高令很多馋嘴的男人退却,即使老鸨一秤金让她接豪客,她也是有选择的,或是皮笑肉不笑,言不由衷。苏三其实是没遇到心爱的人,那些男人没入她的眼,可这样一来,她的身价越来越高,能博得她一笑已成为美谈。 
  
    直至遇到了青年才子王景隆,她的人生彻底改变了,死心塌地爱上了,不再接其他的客人,为王景隆守身如玉。可妓院毕竟花钱如流水啊,王景隆粘在了苏三身上,没到一年的光景,就将他在京城收到的债务款三万两黄金花光,被老鸨逐出妓院。王景隆流落街头,无颜回家面对父母,以乞讨为生。苏三四处打听王景隆的下落,终于在关帝庙见到心爱的人。泪流满面,紧紧相拥,相思的话说不完。并和王景隆约好,让他第二天打扮一新去妓院,苏三拿出了全部的积蓄,解下了所有的金银首饰,王景隆顺利的返回了老家。待老鸨反应过来,为时已晚,气的将苏三打得遍体鳞伤,然后卖给山西富商沈洪,将玉堂春推向了地狱的大门里。 
  
    沈洪因经商总在外,就将苏三送回老家安置,岂不知苏三桀骜的性格,并不听从与沈洪的夫人皮氏。皮氏也觉得苏三碍眼,因她和赵监生通奸,苏三总住在家里岂不耽误好事,于是二人设计毒死苏三。他们买通了仆妇王婆,在给苏三的晚餐汤面中下了砒霜,谁知阴差阳错,苏三心情郁闷不想吃,正赶上沈洪风尘仆仆的回来了,端起饭碗就大吃了起来,七窍流血而死。皮氏和赵监生见状不妙,诬告苏三杀夫,并买通县衙王县令,苏三被屈打成招判处死刑,秋后行刑。话说王景隆回家苦读,参加考试登科,被朝廷任命为御史,外放为山西八府巡按。他亲自参审玉堂春一案,苏三的冤情终于昭雪,结局圆满,苦命鸳鸯相守而终。 
  
    玉堂春的故事很典型,梁实秋在论卢梭关于女子教育的意见时,曾说男女“人格”有差别,“正当的女子教育应该是使女子成为完全的女子”。景仰卢梭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自然深为不满,毫不客气地进行了反击,从而揭开了鲁、梁论争的序幕。《文学如出汗》就是在逼问嘲弄梁实秋,什么是永远的人性?如果生物真会进化,人性就不能永久不变,要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实在难哪。鲁迅做了个比方,“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在香汗和臭汗之间,文学家是描写香汗好呢,还是描写臭汗好? 
  
    鲁迅真的很刻薄,但他却没道明像苏三这样的江湖女人,出的是香汗还是臭汗。苏三出身青楼为爱守身,但不能等同于出香汗的小姐,可又不能和出臭汗的工人相提并论,这还真的矛盾吧?如此分析苏三人生的扑朔迷离,就可以得出结论:没有永远不变的人性!鲁迅的观点是中肯的,是纯真的,他疾呼要生存要温饱要发展,引起了二十年代的青春共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呼唤自然生命力,自然人性,显得尤为重要。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