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文化 生活方式

另一种活法:找回舌尖的生活信仰

2012-12-25 16:52

摘要:一菜一世界,一汤一人生 锅碗瓢盆中传递着一种丰盛而又独特的文明 酸甜苦辣咸 烹煮炸炒炖 五味中透显出生活情趣 五式中则暗藏人生哲理 一席饕餮盛宴 一道粗汤素食 一次味蕾的旅行 那些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滋味 在舌尖百转千回 缠绵缱绻后 却又是才下舌头 却上

    国家旅游地理12月25日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固有“开了大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中国精神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人际往来都是这样。

 
一菜一世界,一汤一人生
锅碗瓢盆中传递着一种丰盛而又独特的文明
酸甜苦辣咸  烹煮炸炒炖
五味中透显出生活情趣
五式中则暗藏人生哲理
一席饕餮盛宴  一道粗汤素食  一次味蕾的旅行
那些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滋味
在舌尖百转千回  缠绵缱绻后
却又是才下舌头 却上心头了
故知  百事知人情  百味尽人生  是了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

    清代诗坛领袖袁枚每次到别人家吃饭,吃到一道好菜,必叫自己家的厨子去这个人家厨房执弟子礼学习做法,这样积四十年,成《随园食单》一卷。自云:“吟咏之余做食单,精致乃当咏诗看。”口舌之欲,上升到求知欲,欲而坚持,竟四十年,终有所成,是大境界。

    专诸欲刺吴王僚,没有先练武术,而是前往太湖边拜太和公学烧鱼之术,三个月学成一手炙鱼好手艺。当吴王僚应美味之邀而欣然赴约的时候,谁曾想为食这美好的一尾全炙鱼而送了命。如一般情种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吴王僚也可谓:全炙鱼吃死,含笑做饱鬼了。
 

     
    民国开国元勋谭延闿好吃,有轶闻:谭延闿氏好食鱼翅,每餐必进,非鱼翅不饱,几至成癖。有一次赴某君招宴,席间主人大谈鱼翅之不足食,喻为味同嚼蜡,谭氏唯唯。酒至半酣,鱼翅未见上席,而主人遍请宾客随意点菜,询及谭氏时,谭莞尔以答曰:“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

    文人吃喝讲究环境,喜欢搞点格调,如魏晋时候的曲水流觞。放酒在水上飘着,飘到谁身边谁喝酒吟诗。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确实雅极。
     
    我最风雅的一次构想,是在桂林,与约诸人,月夜放一条船在漓江上,喝酒赏月观山。朋友飞飞还言,还可一边钓鱼,一边烫食。众人皆言善,却未成行。是为遗憾。
      
    我友,曾经开一饭店,某天下午去拜访他,刚泡好茶,忽然想到,此刻是桂鱼肥的时候,可买条蒸来吃吃就茶。于是同奔菜场,可惜没有桂鱼卖,但有见螃蟹,便买了几个,回来上蒸笼蒸熟,拌一碟姜醋,就好龙井,一下午天南海北茶叙别无他事,至今思来,妙趣偶得,现在却难得了。
     
    最近写食,网上请这个朋友指正,朋友说:不指正了,都是一起经历的。良久再说,其实我们也没吃什么好东西。我答:下面要努力去吃了。后来又想,以今天实力,吃好东西还是不难的,只是,怕是吃不出那许多快乐了。言于此,有些唏嘘,但中年立志,以此共勉,也算是生活的盼头。
 

       
    年轻时候在厂里上三班,其中下午班要到上到深夜,每回下班都和一个同事去排档喝酒。一般炒个肉丝,烧个干丝,两个人喝一瓶五块钱的绿汤沟。有时候,感觉不够还会来点啤酒。这时候,盘算下口袋里的银子,再来一盘青椒炒茶干。其实茶干这东西,在家是不大愿意吃的。但此刻酒正酣处,又别无他菜,一筷子茶干下嘴,嚼了又嚼,竟无比甘美,兴之所至,浮一大白。

    年轻的快乐,在于没心没肺,喝高了,回去一觉直到天亮。
      
    金圣叹临刑嘱咐儿子:豆腐干与花生同嚼,有牛肉的味道。
     
    瞿秋白临终写《多余的话》,文章最后,感叹“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不是真性情,而是真趣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