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现之旅 发现·视点

山寨文化下北京胡同无法挣脱的“沦陷”

2013-02-22 09:26

摘要:国家旅游地理2月22日讯 报载:新疆的马小姐春节期间来北京旅游,对接待她的朋友说,我可不去南锣鼓巷,那里人太多了,我要去五道营(胡同)。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25处必须去的景点之一的南锣鼓巷,吸引力为什么逐渐减弱了呢?长不过632米,最宽处不

    国家旅游地理2月22日讯  报载:新疆的马小姐春节期间来北京旅游,对接待她的朋友说,我可不去南锣鼓巷,那里人太多了,我要去五道营(胡同)。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25处必须去的景点”之一的南锣鼓巷,吸引力为什么逐渐减弱了呢?长不过632米,最宽处不过6米,最窄处只有3米的五道营胡同,同样是以特色酒吧、餐饮、创意小店闻名,经常被人们称为另一条“南锣鼓巷”,但那里的居民、商户却不想看到五道营变成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并非是外地游客的主动抛弃,五道营(胡同)的魅力也不是游客的主动选择。在南锣鼓巷彻底被山寨文化打垮之后,五道营的硕果仅存也是朝不保夕的支撑着,北京胡同的“沦陷”如同宿命般无法挣脱,却没有人愿意为北京的胡同商业文化色彩的独特性给出一劳永逸的“配色”方案。
 
  同样是山寨文化,中国经历了日本在亚洲四小龙时期对欧美先进科技、经济等层面的“模仿”阶段,但日本总是能够消化掉并成为支撑民族、国家前进的推动力,而中国却只能停留在内耗阶段——对本国国民和经济、文化的自我摧残,阻碍民族自我进步的可能。
 
  观察中国各种山寨文化的存在模式和影响力以及山寨文化的产品品质,在看似价廉物美的背后是服务和产品品质的牺牲,也是民族性、文化性丢失的过程。神曲《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风》的手机铃声俨然已经是以山寨手机作为载体的山寨文化的代表,中国国民素养培育已经是一句空话、套话,山寨文化被推崇为一种社会价值的标准,而奠定山寨文化基调的不是山寨文化的使用者,是政策管理层对文化藐视的结果——山寨文化的意义是让底层人士觉得自己的消费能力似乎达到了主流文化的层次。
 
  南锣鼓巷的成功来自创意,却倒在山寨文化的脚下。商户们没有任何法律负担和道德忏悔式的相互“山寨”促成了现在南锣鼓巷的奄奄一息,而游客们毫无底线的购物行为也排除了“盗版”行为的市场惩罚,监管的缺失更助长了一轮又一轮的“商业盗版”,南锣鼓巷的彻底“死亡”已经近在咫尺,人们却因为五道营的存在忽略了南锣鼓巷的悲惨命运,可惜,人们感受不到今天的南锣鼓巷就是五道营的明天。
 
  失去了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才会为山寨文化提供孳生的土壤,从法律层面到道德层面对版权意识的无知才会有唯利是图、胆大妄为的山寨行为,南锣鼓巷的命运亦是五道营的命运。
 
  山寨文化在北京的吞噬性远大于人们眼前所观察到的几条胡同的“沦陷”。798从画家工作室群变成了美术一条街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山寨文化的“恶”大于现实中的利,却依然有人前仆后继地让北京一处又一处地在文化的名义下彻底沦陷成商业中“劣币”,最后受到伤害的只能是北京的文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